曳引機由于曳引力是轎廂與對重的重力共同通過曳引繩作用于曳引輪繩槽上產(chǎn)生的,對重是曳引繩與曳引輪繩槽 產(chǎn)生摩擦力的必要條件。有了它,曳引機就易于使轎廂重量與有效載荷的重量保持平衡,這樣也可以在電梯運行時,降低傳動裝置功率消耗。因此對重又稱平衡重,相對于轎廂懸掛在曳引輪的另一端,起到平衡轎廂重量的作用。
當轎廂側(cè)重量與對重側(cè)重量相等時,T1=T2,曳引機若不考慮鋼絲繩重量的變化,曳引機只需克服各種摩擦阻力就能輕松的運行。但實際上轎廂的重量隨著貨物(乘客)的變化而變化,因此固定的對重不可能在各種載荷下都完全平衡轎廂的重量。因此對重的輕重匹配將直接影響到曳引力和傳動功率。
為使電梯滿載和空載情況下,其負載轉(zhuǎn)矩絕對值基本相等,曳引機國標規(guī)定平衡系數(shù)K=0.4~0.5,即對重平衡40%~50%額定載荷。故對重側(cè)的總重量應(yīng)等于轎廂自重加上0.4~0.5倍的額定載重量。此0.4~0.5即為平衡系數(shù)。
當K=0.5時,電梯在半載時,其負載轉(zhuǎn)矩為零。轎廂與對重完全平衡,電梯處于最佳工作狀態(tài)。而電梯負載自空載(空載)至額定載荷(滿載)之間變化時,反映在曳引輪上的轉(zhuǎn)矩變化只有土50%,減少了能量消耗,降低了曳引機的負擔。
當量摩擦系數(shù)f與繩槽形狀
曳引繩與曳引輪不同形狀繩槽接觸時,曳引機所產(chǎn)生的摩擦力是不同的,摩擦力越大則曳引力越大。從目前使用來看有幾種:半圓槽、V型槽、半圓型帶切口槽。半圓槽f最小,用于復(fù)繞式曳引輪。V型輪f最大,并隨著開口角的減小而增大,但同時磨損也增大,而對曳引繩磨損并卡繩。隨著磨損會趨于半圓槽。半圓切口槽f介于二者之間,而其基本不隨磨損而變化,目前應(yīng)用較廣。鋼絲繩在繩槽內(nèi)的潤滑也直接影響摩擦系數(shù),只可用繩內(nèi)油芯的輕微潤滑,不可在繩外涂潤滑油,以免降低摩擦系數(shù),造成打滑現(xiàn)象,降低曳引力。
曳引繩在曳引輪上的包角
包角是指曳引鋼絲繩經(jīng)過繩槽內(nèi)所接觸的弧度,用。表示包角越大摩擦力越大,曳引機即曳引力也隨之增大,提高了電梯的安全性。增大包角目前主要采用兩種方法,一是采用2:1的曳引比,使包角增至180°。另一種是復(fù)繞式(為α1+α2)。
電梯曳引鋼絲繩的繞繩方式主要取決于曳引條件,額定載重量和額定速度等因素。它有多種。這些繞法也可看成是不同傳動方式,不同繞法就有不同的傳動速比,也叫曳引比,它是由電梯運行時曳引輪節(jié)圓的線速度與轎廂運行速度之比。鋼絲繩在曳引輪上繞的次數(shù)可分單繞和復(fù)繞,單繞時鋼絲繩在曳引輪上只繞過一次,其包角小于或等于180°,曳引機而復(fù)繞時鋼絲繩在曳引輪上繞過二次,其包角大于180°。